宜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网络整理 2019-05-04 最新信息

1908年,光绪皇帝驾崩,慈禧随后病逝。三岁的溥仪登上了皇位,他的父亲醇亲王载沣,则被封为摄政王。为了给自己举办一个既风光又合祖制的就职大典,载沣派人到内阁大库查阅清初多尔衮的摄政典礼档案。载沣查档,便成了大内秘档重见天日的契机。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醇亲王载沣

清朝的大内秘档藏有明清两朝的无数珍奇档案,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可被派去查档的官员,见到满屋子档案多如牛毛,竟然荒唐到参了一本。皇帝批复:你们自己去拣,有用的留下,没用的焚毁。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内阁大库

得到皇帝批复之后,一向是紫禁城中禁忌之地的内阁大库,忽然敞开了大门。进去的内阁官员们眼看这些东西很快就要付之一炬了,便偷偷在里面“淘宝”。就在这个当口,时任学部参事的罗振玉坐不住了。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罗振玉

罗振玉,字雪堂,爱好收藏。他当时任职的学部参事,就是帮忙整理文物的。虽无实权,但他可以经常在宫内走动。如此一来,有些内阁成员从大库里夹带考卷,甚至是宋代的玉牒,也就是宋代皇族的族谱,都被罗振玉撞见了。罗振玉深知大内档案的重要意义,眼见着那一摞摞整理出来的“无用”的档案即将被焚毁,他心痛不已。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内阁大库内景

罗振玉着急啊,他想把这些大内档案都保下来。身为一位学部的小参事,他并没有这个能量。尽管他在内阁官员中积极奔走、极力劝说,但大家都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并没人响应。眼见着内阁这边说不通,罗振玉便找到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内阁大学士兼学部大臣张之洞,把眼前的危急形势一一汇报。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张之洞

一面是皇帝“焚毁”的批示,一面是罗振玉的苦苦哀求,张之洞左右为难。最后,在罗振玉的据理力争之下,张之洞想出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那就是让罗振玉不要声张,悄悄地把这批大内秘档保存下来。有了张之洞的首肯,罗振玉终于可以松口气了。可是,张之洞只是点头同意,并没有给出具体的措施和方法。这些档案要转移到哪儿,如何转移,费用谁出,这些问题,也都只能靠罗振玉自己解决。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内阁大库的明清档案

没有箱子,罗振玉只好用麻袋装;没有运费,罗振玉只好自掏腰包。就这样,十多万斤被视作“无用”的大内档案,装满了足足八千个麻袋。然后,在罗振玉的安排下,这八千个麻袋被码放到了学部的后屋。

可是,这学部后屋也不是个长久的存放地。果然,这批大内档案搬过来还没几天,就出问题了。因为有人看见学部后屋垛了那么多麻袋,以为是大米,就到处谣传说学部的人贪污。怎么办?罗振玉说,这事情好办,咱们拿报纸把窗户糊起来。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清学部(现北京庄王府)

糊住窗户,堵了外人的嘴,可学部自己人却不干了。道理很简单,谁都不想接这个大内档案的烂摊子。没过多久,就有人给罗振玉传话了,让他把那八千麻袋搬走。情急之下,罗振玉想到了一个绝妙存放地:国子监。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国子监

国子监原本是举行科举考试的考场,但自从1906年清朝的科举制度被废除后,这里就空了出来。于是,罗振玉又掏钱,请人把这八千个麻袋,迁到了国子监的敬一亭中。

明清两朝的大内秘档即将付之一炬,是谁力挽狂澜将之保存下来?

国子监敬一亭

这一放,就放到了1911年清朝灭亡。打这时候起,大内秘档颠沛流离的命运,真真正正地到来了。接下来,大内秘档又辗转了哪些地方,罗振玉和大内秘档还有哪些不得不说的故事呢?关注“湖北卫视大揭秘”头条号,继续为您解密!

本文作者:湖北卫视大揭秘(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766138250822158/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罗振玉   载沣   张之洞   清朝   宋朝   溥仪   慈禧太后   文物   多尔衮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