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麟剑《人类源流史》东亚古代民族∶羌人与羌人政权2

网络整理 2019-05-26 最新信息
麟剑《人类源流史》东亚古代民族∶羌人与羌人政权2

羌人与羌人政权2

二、后秦

后秦(384年-417年,或称姚秦)是十六国时期羌人贵族姚苌建立的政权。

前秦苻坚淝水兵败后,关中空虚,原降于前秦的羌人贵族姚苌在渭北叛秦,晋太元九年(384年)自称“万年秦王”,都北地(今陕西耀县东南)。次年(385年)擒杀苻坚。太元十一年(386年)姚苌称帝于长安(今陕西西安西北),国号秦,史称后秦。

其国号以所统治地区为战国时秦国故地为名。《十六国春秋》始称“后秦”,以别于前秦和西秦,后世袭用之。又以王室姓姚而别称姚秦。统治地区包括今陕西、甘肃东部和河南部分地区。

后秦建初七年(393年)姚苌卒,子姚兴继位,攻杀前秦苻登,扫除前秦残部;又乘后燕灭西燕,尽占原西燕河东之地;弘始元年(399年)乘东晋内乱,陷洛阳,淮汉以北诸城多请降,国势遂与后燕相当。伐后凉,得鸠摩罗什。是年,法显从长安出发西行求经。

弘始十八年(416年)姚兴卒,子姚泓继位。国内曾归降的多族势力趁机反叛,乘丧发兵。东晋刘裕派檀道济等北伐,陷洛阳。后秦宗室皇弟为夺位反叛,被姚泓消灭。永和二年(417年)东晋围攻长安,姚泓举家投降,竟被刘裕灭族,后秦亡。后秦共存在32年(384-417)。

三、邓至

邓至(白水羌)(430——554),南北朝时白水江流域兴起的羌人的小独立政权. 由于夹处南北之间,往往“提挈于魏,时通江左”,与南北朝均有往来。

据《北史·邓至传》所载:“其地自亭街以东,平武以西,汶岭以北,宕昌以南,土风习俗,亦与宕昌同。”地域包括今甘肃省文县至四川省松潘县一带,即蜀陇间的白水江及岷江上游,因而邓至羌又名白水羌。邓至城大致在阴平故城(今甘肃省文县鹄飞镇)西北,相传三国时邓艾曾至此,故名。

公元481年(北魏孝文帝太和五年),据《魏书·邓至传》载,“其王像舒治遣使内附,高祖拜龙骧将军、邓至王,遣贡不绝”。但据《元和郡县志·剑南道》所记,邓至羌是宕昌势力退出甘松地区,始据有此地,故太和年间遣使内附的应是舒治十代孙舒彭,“拜龙骧将军、益州刺史、甘松县开国子。”除一般贡使往来外,邓至王位继承亦需得到北魏准许。如493年(太和十七年),“邓至王像彭遣子旧诣阙朝贡,并奉表,求以位授旧,诏许之”。509年(永平二年),“以邓至国世子像览蹄为其国王”。554年(西魏恭帝元年),邓至王檐衍失国,奔长安,宇文泰令章武公、秦州刺史宇文导率兵送回邓至。后邓至势力日益衰弱,其地归西魏、北周邓州管辖。

邓至羌与南朝交往,始于南齐建元元年(479年),南齐封像舒彭为持节平西将军。永明元年(483年),以其为西凉州刺史。梁天监元年(502年),像舒彭被封为督西凉州诸军事,进号安西将军(一作安北将军),封邓至王。五年(506年),其王遣使贡黄耆400斤、马4匹。邓至羌后大多融合于汉族之中。

四、宕昌

宕昌,十六国时期末期至南北朝期间的一个羌族所建立的政权,其地相当于今中国甘肃省南部,都城宕昌城(今中国甘肃省宕昌县西)。

晋怀帝永嘉元年(307年)羌人梁勤建宕昌国,东西千里,南北八百里,有人口10万余众。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483年),宕昌国归附北魏。周武帝天和元年(公元566年),北周大将田弘灭宕昌国。

宕昌古代是羌人聚集地,魏晋南北朝时期这一带的羌人还建立过一个小国家——宕昌国,国取族名,国都也叫宕昌,也就是说宕昌是一个集族名、国各、地名为一体的称呼。后来被吐蕃占领,与藏族融合,但现在居住在宕昌的藏人的服饰、民俗、民居仍保留着羌人的风格,与藏族有着较大的差异。

关于宕昌,历史久有记载。《魏书》有载:“宕昌羌者,其先盖三苗之胤,周时与庸、蜀、微卢等八国从武王灭商。”。西羌在秦时南迁到武都地区,称之为"参狼羌"。其中的一支,因聚居于宕昌城(故城在今宕昌县东南)而称宕昌羌。

晋永嘉元年,即公元307年,吐谷浑向洮河发展,与羌人发生直接冲突,促使羌人部落之间加强联合。羌人首领梁勤自立宕昌王。至梁勒之孙梁弥忽时,通使北魏,正式建立宕昌国政权(424年)。其界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带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辖区大约包括今临潭、岷县南部至天水西界和武都北界一带,共传9世。保定五年(公元565年),北周武帝派大将军田弘率军打败宕昌国,改其地为宕州,兼置宕昌郡。此后,宕昌羌人散入吐谷浑和党项。

宕昌国是宕昌羌人政权,都城就在今宕昌城关旧城。宕昌哪一年建国,已不可考知。从公元424年北魏确认梁弥忽为宕昌王,到公元566年被北周攻灭,有记载的时间是142年,共传9代12主。宕昌国力弱小,《北史·宕昌传》记载,国土“自仇池以西,东西千里,席(藉)水以南,南北八百里。地多山阜,人二万余落(户)。”宕昌羌人当时还处于畜牧为主的阶段,虽建立了政权,但社会生活仍以部落组织为基础,“俗皆土著,居有屋宇,其屋织牦牛尾及羖羊毛以覆之。国无法令,又无徭赋。唯征战之时,乃相屯聚,不然,则各事生业,不相往来。皆衣裘褐。牧养牦牛、羊、豕以供其食。”宕昌很少向相邻政权发动攻击,也难以抵御其他政权的进攻,常常受到西邻吐谷浑的威胁。公元470年前后和公元485年,吐谷浑两次颠覆宕昌政权,都是北魏干涉保护,才免于灭亡。处于各强大政权夹缝中的宕昌,不仅对北朝的北魏、西魏、北周频频进贡,也向南朝的宋、齐、梁不断贡奉。公元492年,宕昌王梁弥承亲自朝拜北魏皇帝元宏。公元505年,宕昌王梁弥博又亲自向南梁进贡甘草、当归。公元563年,宕昌向北周献给野生猛兽两只。公元550年,宕昌发生獠甘叛乱,国王梁弥定逃亡西魏,獠甘自立为宕昌王。魏派大将史宁平定变乱,杀獠甘,送弥定复位。公元565年,宕昌与北周对立,攻周边境,被击退。又联络吐谷浑4000轻骑进攻北周,被北周伏兵击败。公元566年,北周大将田弘进军宕昌,直至城下,获25王,拔56寨,遂灭宕昌。

五、发羌国

发羌,原为羌人的一支。羌系民族,发源于渭水流域(甘肃省南部)。发羌作为羌系民族的一支,最早定居在四川省西部金沙江滨一带,后逐渐西迁到青藏高原境内,建立发羌国。

发羌人建立的国家,大致位于今西藏的东南部,范围包含 林芝地区、山南地区,及印度次大陆的阿萨姆邦东北部(Kokrajhar谷叻呵、Dhuburi竺贝里、Bongaigaon勐街岗、Goalpara、Brapeta、Nalbari、Kamrup、Darrang大陇、Marigaon茉莉岗)等地。直到吐蕃王朝覆亡之后,今印度阿萨姆邦东北部一带,逐步被由傣族建立的亚掸王国(Asom)所占据。一般称发羌国为“山南的发羌”,其意即指发羌国的主要土地,位于喜马拉雅山脉的以南,布拉马普特拉河上游一带,大致相当于藏南地区,但其南面要比藏南地区更往南一些。

发羌国周边还存在几个羌系民族的国家,包括:唐旄国(在雅鲁藏布江上游,在发羌国西北面)、苏毗国(在唐旄国北,国境狭长),苏毗国以西有三波呵国(森巴)、西女国(今南亚次大陆西北部的克什米尔地区)、羊同国(或称象雄,狮泉河流域,印度河的上游地区),苏毗国以东有东女国,苏毗国北面与吐谷浑国接壤。苏毗国,即玛域,包含羌塘高原、青海南部、拉达克等地。此外,还有附国(在东女国南,发羌人南迁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后,附国占据了此地)、东辉国(在发羌国南,羌属,后为滇越族亚掸国所取代)。

青藏高原上的羌系民族,以发羌为核心而统一。以发羌为基础的民族融合,建立了以发羌为主体的吐蕃国,吐蕃民族系今藏民族的祖先。

六、唐旄国

唐旄国在公元101年由位于西藏境内的发羌、唐旄两支羌人以现今西藏拉萨(古称逻些)为中心建立的羌国。西南的大部民族及西北各族皆是古时康青、藏高原上居住的羌族支派。藏北的羌塘最先形成羌族聚居的地区。

据《西羌传》记道,发羌、唐旄在极远的地方。公元101年,青海烧当羌首领迷唐被东汉(25~220)军击败,残众不满千人,一直向西走去,投奔发羌。《新唐书·吐蕃传》以蕃、发声近,发羌是吐蕃的祖先。唐旄即葱茈羌,原居住在天山南至葱岭一带为中心,占有广大土地……唐旄北接于阗(今新疆田和县),东北与苏毗(苏毗东至青海玉树一带)为邻,西境是天竺(印度),南境即吐蕃,是一个大国。唐旄国有两个都城,女王达甲瓦,驻守年卡林波(当地在今西藏尼木县东南),小女王弃邦孙,驻懦那堡寨(西藏墨竹工卡县西北)。”

到了公元629年,西藏南境的吐蕃兴盛起来。第三十二世赞普弃宗弄赞又号松赞干布,征服吐蕃诸部,在雅鲁藏布江南境建立统一的吐蕃国。松赞干布才华出众,于公元632年,攻灭唐旄羌国。唐旄国立国532年。

【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微信公众号“世界民族与文明历史”】

本文作者:麟剑的人类史(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94753588452786692/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羌族   北魏   北周   历史   南北朝   东晋   姚苌   五胡十六国   文县   周武帝   藏族   邓艾   晋怀帝   陕西   甘肃   长安   宕昌县   白水江   春秋战国   法显   洮河   魏太武帝   东淝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