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信息网

首页 > 最新信息 / 正文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的立国谋略?

网络整理 2019-04-29 最新信息

西夏,一个拥有近200年灿烂辉煌历史的神秘王朝。这是一个以党项民族为核心群体,又包含了汉人、吐蕃人、回鹘人等少数民族组成的一个王朝政权。西夏,在开国皇帝李元昊“尚武重法"的建国方针治理下,也留下了璀璨的辉煌。西夏,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也据有一隅之地。谈论西夏国历史,我们就要从唐朝末期开始。妇幼皆知,历史轮回到了唐朝末年,上至皇权下到地方官吏个个昏庸腐败,以至让百姓生活异常艰苦。而爆发的安史之乱与黄巢起义更让唐王朝渐渐跌进了历史上最为昏暗的一个时期。在这样一个动荡的历史时代,长期以游牧生活为主的党项族人开始奋发崛起。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国疆域地图

众所皆知,大唐王朝自李渊太原用兵篡隋称帝后,其子李世民又平地一声雷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而继承大统开辟了"贞观盛世",后任者唐高宗李治承袭贞观遗凮继而又创造了永徽盛世,紧随其后的更有一代女皇之称的武则天"以周代唐"而愈加继古开今。

神龙元年,五王政变爆发后,唐中宗再次复兴唐朝辉煌,随后唐玄宗李隆基登位之后又再次奋发图强,创造了八方来贺的开元盛世之举。然而,安史之乱爆发之后地方割据武装长期盘踞自立、阉人又屡屡擅权致使大唐帝国的国力逐渐衰败,唐朝末期虽说又先后历经李纯的"中兴之局"、李瀍的"会昌中兴"和唐宣宗李忱的"大中之政"而让大唐王朝的国力也日渐恢复。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黄巢之乱剧照

但是,黄巢之乱的爆发彻底摧毁了大唐王朝统治政权的根柢。人尽皆知,黄巢之乱是我国古代历史上非常知名的一场农民起义运动,是跨度最大,时间最久的一次暴动,黄巢起义军前后迂回数千里,纵贯了唐朝半壁江山。

黄巢之乱爆发后,由于唐朝各地军镇长官拥兵自重,大唐政权尚无兵可调,更是没有军事力量进行弹压。所以,唐朝的执政者就借助党项族拓跋氏八大部落的族兵帮助大唐王朝镇压了这次暴动。黄巢起义被镇压后,唐朝执政者因此就赐唐朝国姓于拓跋氏一族,拓跋继迁由此改名为李继迁。

因党项族李继迁镇压黄巢叛乱有功,大唐皇帝还将肥饶的西北地区划拨给了党项族拓跋氏,而且批准党项族迁居。党项族人从这一刻起就开始告别了居无定所的游牧生活,而拥有了固定的住处开启了崭新的农牧生活。一个游牧部落逐渐开始向农耕民族转变,这就是党项族人崛起兴盛的起源。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国开创者李继迁剧照

西夏在党项族的治理下,综合势力都日益提升。于是,在李继迁内心世界里就开始萌动了独霸西北的计划。而这时,中原地区的北宋王朝处于建国初始。北宋政权的开国之君赵匡胤尚没有多余的军事力量征伐西夏的党项族人。而赵匡胤听从其弟赵光义空手套白狼的阴谋,意图想通过不动兵刃就兼并西夏的党项族。但李继迁看穿了赵匡胤和其弟赵光义的阴谋诡计。

因此,北宋政权和西夏从此开始对峙。赵匡胤的北宋王朝由于无暇顾及西北之地,所以李继迁已然成为西夏的土皇帝。由于李继迁迫切想开拓疆域,随即就向河西走廊沿线的吐蕃族和回鹘族发起兵戈,由于其大大低估了对手,而导致兵败身亡。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北宋王朝的开国之君赵匡胤剧照

众所周知,李继迁可以说就西夏建国的奠基者,他的儿子李德明则是西夏的秉承者和王朝的开辟者。在李继迁死后,李德明承袭父位,听从了李继迁临死之前的训诫和总结了老爸在执政时期的经验。所以他没有为贪图虚名而急功冒进,却是采用了韫匵藏珠的谋略来藏匿西夏的整体实力,不和宋朝争一时的锋芒。

所以,西夏在李德明的英明领导下,让处在大辽帝国和宋朝这一对虎口狼牙夹缝中的西夏得以生存了下来。他游走于辽宋两国之间,接纳辽宋两国赐予西夏的封号。尽管如此,西夏由始至终都是一片自立自由的王国。所以,西夏在李德明执政下,自主发展生产,大力推行边贸,积极开垦农耕,同期又西攻回鹘族,收复了河西走廊上的一大片土地,扩大了西夏疆域,为日后西夏建国创造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因而,在李德明死后,西夏太子李元昊才敢有胆量和实力与北宋公开叫板而建国称帝。西夏建国,党项族人最终攀登上了历史的T型舞台。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开国皇帝李元昊剧照

西夏开国之君"李元昊"出生于公元1004年。元昊字嵬理,西夏语"惜为嵬,富贵为理"(据史学家考证"理"应为"埋")因此,"嵬埋"二字,意即"珍惜富贵"。史书描述李元昊为:

"智勇过人"《辽史.兵卫志》。

"诛赏明,计数黠"。《宋史.田况传》

"本怀大志,善于用兵"。《论西夏事状》

"法令明审,能用其众"。《奏西夏事宜》

"性雄毅,多大略","晓浮图学,通蕃汉文"。《宋史.夏国传下》

李元昊的书桌上长期摆放法令类著述,以供李元昊及时阅读学习。李元昊尤其喜欢《野战歌》、《太乙金鉴诀》等战阵玄谋类的书籍,其百读不厌,而临池学书。

李元昊平常喜欢穿白色衣裳,佩戴弓矢,外出时驾驭骏马,若干名骑兵开路,后有百余卫戍护卫骑兵前后左右防御、警戒,防患未然。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皇帝李元昊剧照

李元昊在二十出头时就被封为太子。荣登太子位之初,李元昊就涌现出了其狼子野心。史书记载:他劝说父亲李德明要脱离宋朝的附属而独立自主。但李德明却对他说道:

吾久用兵,疲矣。吾族三十年衣锦绮,此宋恩也,不可负。

太子李元昊却满不在乎,强辩道:

衣皮毛,事畜牧,蕃性所便。英雄之生,当王霸耳,何锦绮为?《宋史.夏国传.上》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国剧照

李元昊父子二人关于这次独立政权的争执,其意义深远,毕竟讨论话题涉及到西夏地域统治政权未来发展的重要性。而当时,处于李德明、李元昊父子二人前面的是一条三岔路。

一条是赓续向北宋王朝附属进贡,照旧是盘踞一隅,保持夏州之地的统治政权处于半独立的现状;另一条则是叛北宋附庸辽,和辽国结盟灭宋。

还有一条就是脱离北宋王朝后西夏独立建国,同北宋、辽国一决雌雄,开拓并壮大西夏政权的领土范围,走一条自由自主的独立成长路线。

纵然这条发展路线,前途未知且风险悉数也很高,不过,李元昊却依然勇敢地选定了高风险高回报的自主创业之路。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尚武重法建国之策剧照

西夏“尚武重法”建国之策的由来?

李元昊毅然决策脱离北宋自立门户,开辟独立的西夏政权之后,接下来的问题就是如何确立西夏建国的方针策略,建国之后使用哪一种立国谋略来巩固西夏政权?这个问题,就严峻地摆在了李元昊的面前。

针对这样一个意义深远而又严峻的问题讨论,前后有着非常鲜明的对比。那就是西夏建国之前存在着两种不同的意见或主张。一种观点就是觉得应该采用"用夏变夷",就是所谓"化民成俗,道在用夏变夷",的策略。

简单地说就是,应该改变党项族原有的民风民俗,仿照中原王朝的唐宋政权那一套统治体制来管理西夏国。不过这种主张遭到了以"多学识、谙典故"的野利仁荣为代表的一派陈述的观点所驳倒。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大将野利仁荣剧照

按照野利仁荣的主张来说,西夏建国必须要遵循党项族的具体情况而明确西夏的立国策略,而不能一味照搬华夏大地上隋、唐、宋王朝的那种陈旧的体制。确切地讲,就是依据西夏当时的国情民情,采用"尚武重法"的立国策略方针。

"尚武重法"宗旨的内容,我借用野利仁荣的话去归纳,就是采用以严以刑赏,以兵马为先务,教民以功利,《西夏书事》。而这种立国方针谋略获得了李元昊的赞成和实施。

李元昊为什么要赞成并采纳"尚武重法"的立国宗旨呢?

详细地讲,概略有如下几点理由。

第一点,为了能控制党项八大贵族的需要。人尽皆知,李元昊代表着党项农牧主王侯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地主的益处。其所开辟的蕃汉联盟统辖,说白了就是以党项八大贵族领导的政权为中心。而西夏及李元昊所统御的武装力量是以贵族族兵为主要支柱。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国剧照

而这些部落贵族"酋帅皆有地分,不相统摄"《魏书》。党项八大贵族个个拥兵自重,"各将种落之兵,谓之一溜"《长编》。这些党项贵族在自己独立的分封领地内长期过着自力更生、与世无争、又相对封闭的农牧生活。而这种封闭又保守的安逸生活通常是具有陈旧过时的落后思想。

所以,伴随着党项族统治下的各民族农牧边贸发展的演变,导致党项农、牧贵族与越来越多的农、牧百姓之间的矛盾日渐加深。而这些贵族为了确保自身的好处,西夏的这些党项贵族们殷切需要创造一个由贵族支撑起来的"中央集权体制"来加以巩固西夏政权,并拥护一个高超卓越的党项族人物,来担任这个政权体制里拥有至高无上权利的国主。

李元吴建国称帝之后,在向宋仁宗所呈上的奏疏里之所以喜不自胜和出言无状。

"元昊为众所推,循拓跋之远裔,为帝图皇,有何不可"?《长编》李元昊之所以敢说出这样段话,就是因为其身后有党项贵族们的积极拥护,为其战阵撑腰所缔造的勇气和胆量的。与此同时,实为西夏国的第一任皇帝“李元昊”,为了得到这些党项贵族们的拥戴与援助,通常要殚思极虑地拉拢他们,与党项贵族们展开攀亲联婚,还要将党项贵族们安置在西夏国的朝堂之上以及西夏地方郡州县等核心权力机构,让党项贵族们控制着各种职权。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国剧照

乃至西夏的武装力量统驭权,以至于上至西夏朝堂下到地方郡州简直就是让这些党项贵族王侯们所职掌。可是这些长时间割据一方,政事觉悟上又比较陈旧,又拥兵自重的贵族王侯们,并不是老老实实地对李元昊俯首贴耳。

所以,李元昊为了实际控制这些党项贵族,让这些人甘愿臣服于自己,不能不于"案上置法律,明号令,以兵法勒诸部",《宋史.夏国传上》更甚者还要和这些党项贵族们"嚙血为盟"。而针对另有一些图为不轨、心怀鬼胎、包藏祸心且抗命不尊的党项贵族王侯们,则必须要杀一儆百,而惩前毖后。

正所谓,李元昊"峻诛杀,数诛诸部大人且尽"《司马光.涑水纪闻》中记载:并不是由于李元昊天生疑神疑鬼,无端起杀戮,而是在很大层面上阐述了代表传统陈旧势力的党项贵族们,同以李元吴为代表的改革创新主张对着干,而引发的杀戮。

"更祖宗成规,邈中朝建置",《西夏书事》则说明为了加强巩固西夏王朝中央集权而又发生了一场场强烈的阶级抵触斗争。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国剧照

总而言之,从李元昊控制党项贵族王侯们需要的立场去窥察,李元吴之所以赞成"尚武重法"的立国宗旨,本质上是为了认可这些党项贵族王侯们在经济、政事和武装力量上的合法地位。

而另一个方面,则是针对一些甘愿尽忠于自己的党项贵族们,应尽可能予以拉拢和器重。还有,针对一些心怀不轨的党项贵族王侯们,则将其绳之以法,以至大开杀戮,惩一儆百。

第二点,为了巩固西夏政权统治的需要。"国家表里山河,蕃汉杂处"《西夏书事》。李元昊执政时期,西夏王朝统治的疆域范围内里拥有各种少数民族大概约有六七种,在这些少数民族中,特别是河西走廊沿线上的吐蕃族、回鹘族。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西夏党项贵族剧照

虽说已经让李元昊动用军事力量所降服,但是这些吐蕃族、回鹘族的贵族王侯们却依旧怀有不轨之心,时时刻刻都妄想着结盟北宋或联合辽国图谋复辟。有史记载:

自元昊取河西地,回鹘种落窜居山谷间,悉为役属。曹琮在秦川,欲诱之共图元吴,得西川旧贾,使谕意。

于是,沙州镇国王子遣使入贡,奉书曰:“我本唐甥,天子实我舅也。自李氏取西凉,遂与汉隔,今愿率首领讨夏。”已而以兵攻沙州,不克。《西夏书事》

通过这段史籍记载,我们可以看得出,虽说李元昊统一了河西走廊沿线上的部族。但是由于长时间盘踞于此地区的回鹘族、吐蕃族的势力,依旧根深蒂固、错综复杂。回鹘族、吐蕃族的贵族王侯们腹有鳞甲、总想着犯上作乱。

以至于,让处于西夏统治时期的河西走廊沿线上的局势不是很安定,很稳固。在西夏国境范围内,各种少数民族成分相对复杂,而且民风强悍的状况下,若是不实施"尚武重法"的立国方针的话,那么,要想巩固李元昊的统治政权,几乎是没有可能的。

第三点,"尚武重法"对于西夏建国之后与宋朝、辽国相互称雄对抗具有很强的必要性。李元昊在西夏立国之前,西夏的周围各种民族政权个个伺机而动。而西夏国土的北面尚有虎视眈眈的大辽帝国;西边更有高昌、于阗、龟兹等高原豺狼;南面还有吐蕃族、大理国等政权心怀吞并西夏之举;特别是东边的北宋王朝对西夏早已窥视许久。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李元昊深知中原大地上的北宋王朝,幅员辽阔,兵强马壮,不管是政事、经济实力或是国防力量或文化基础,都是处于时代的巅峰之地位。李元昊在早些年被封为太子之初时,就曾立下豪言壮举誓与宋辽两国战场争霸、争夺天下的远大理想和志向。

纵然李元昊有此雄图大志,若其不推行以武立国,实施"尚武重法"的立国之策略,暂且不论与宋辽两国的逐鹿中原的理想将会烟消云散,即使西夏要想获得宋朝认可,势必也会是一种一厢情愿的白日梦。

时局跟随着西夏国与宋朝、辽国的冲突不断的刺激,一旦与北宋、辽国爆发大规格的武装摩擦之后,西夏国则更是没有把握做到十拿九稳,更不要说决胜千里,高奏凯歌了。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所以说,西夏建国之初确定以"尚武重法"的立国方针,为日后西夏的中央集权和政权稳固起到了绝对性的作用。

"尚武重法"让西夏建国之后拥有自己的历法也贡献了不可磨灭的价值。"尚武重法"让西夏开始有了一套完整的政事体制和文化体系。

可以说,这个善于征战沙场的游牧民族在融合了多民族文化的同期也创造了属于西夏党项族自己的辉煌史篇。

李元昊:为什么要在西夏建国之初推行“尚武重法&ampquot的立国谋略?

赵刘果儿.诚邀关注

本文作者:历史中简堂赵刘果儿(今日头条)

原文链接:http://www.toutiao.com/a6684837064959066627/

声明:本次转载非商业用途,每篇文章都注明有明确的作者和来源;仅用于个人学习、研究,如有需要请联系页底邮箱

Tags:夏景宗   北宋   历史   唐朝   李德明   唐玄宗   唐高宗   李继迁   赵匡胤   宋朝   武则天   唐宣宗   辽朝   李渊   黄巢   唐太宗   唐中宗   唐武宗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