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信息网

首页 > 本地信息 / 正文

朱家老台女性性心理健德堂门当年知县家

网络整理 2017-07-20 本地信息
(原标题:朱家老台门当年知县家)

“丰惠电厂,乌乌亮亮,大师傅荡荡,小师傅弶弶。”这是解放初期,上虞县政府在丰惠时,市民对上虞电厂编的顺口溜。这个发电厂旧址就是如今丰惠县前街的朱家台门。

朱家台门所在的县前街大庙弄,是当年的“黄金地段”,屋后就是上虞老县衙门,左边是“积善堂”,右边有“进士第”,这段短短的街道,两边各有一个“圆洞门”。台门前面,是当年“八太娘”捐建的八口水井之一,井沿上“民国廿四年造”几个字至今清晰可见,这口井始终水质清澈,井台边时常能见到女人们忙碌的身影。再前面是“马园”,是当年来县衙门办事的人马匹寄放和轿夫休息的地方。

朱家台门除了后面的附属楼房,其主体建筑是个有江南特色的四合院,坐北朝南,由主楼、东西厢房、门屋组成。门屋为五开间的高平屋,五柱七檩,临街远看,犹若一堵约5米高的围墙,实为门屋后墙,无窗。门屋中间原有八字大台门,雕刻非常考究,现已改装成住房,难觅旧时的痕迹。如今的台门屋由西侧倒数第二间改建,比原先大为逊色。跨过石门槛,抬头能见卷顶拱篷,穿过拱篷,至门屋走廊,站在廊下往里看,主楼,厢房尽收眼底,中间有鹅卵石铺就的天井,一个个盆景点缀其间。主楼五开间,7柱落地,二层5柱上天,中间三间有前廊,为拱篷廊,青砖地,东西两端主楼跟厢房相连,厢房各三间二层楼屋,朝天井处围成一个回廊,厚石板铺地,雨天不会湿鞋。廊柱上有雕刻精致的牛腿,牛腿下砌青砖,砖雕也十分精美,虽经岁月动荡,当年的富丽堂皇仍然依稀可辨。

朱家从萧山迁徙而来,几世而富,又重视教育,读书赶考,辈有贤者,其中最有名的是朱鸿儒。

朱鸿儒是著名的上虞贤达,清光绪年间秋闱得胜,高中举人。照清代官制,成为举人后就有做官的资格,初任教谕之类的官职。朱鸿儒因其博学多才、踏实能干和思想开明,仕途比较顺遂,很快升任知县,其任职的地方是江西宜春新昌县(民国初改名为宜丰县)。不过其任知县的时间并不太长,一任届满就返乡了。

离朱家没几步的县前街上,是另一位大贤王佐的家。他们俩不仅住得近,且年轮相仿,又都是举人,关系密切。王佐(1853-1931),字寄庼,光绪十五年(1889)恩科举人,与蔡元培同科,任过省保路会副会长、省咨议局、清廷资政院议员、永嘉教谕等职。光绪三十二年(1906),陈春澜出资5万银元设想在小越横山创办学堂,邀请王佐筹办,王佐则叫上朱鸿儒协助。朱鸿儒积极参与学堂的创办事宜,从校舍建筑、教育设施到教师聘请等全程介入。

为了给学校起一个响亮的名字,朱鸿儒颇费心思。鉴于学堂是陈春澜独资创办,他从陈春澜的名字里选了一个“春”字,以示学堂与其密不可分。同时,“春”为一年之始,万象更新,创办学堂,造福一方,是做了一件从未有过的大好事。再由“春”字展延,朱鸿儒从唐代诗人孟郊《游子吟》“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诗句里选取“春晖”一词。“春晖”的本义是春天的阳光,给人以温暖、明亮、蒸蒸日上的感觉,其比喻意义是父母的恩惠,以此为校名含有告诫学子懂得感恩、饮水需思源之意。所以,这校名既通俗响亮,又寓意深远,实为不二之选。春晖之名,始于朱鸿儒笔端,芬芳于百年之后。

春晖小学堂选址在离陈春澜家宅不远的横山南面山麓。朱鸿儒说:“该处风景地势俱佳,九峰耸秀,万顷在前,空气清洁,设立学校,甚为相宜。”陈春澜委托王佐、朱鸿儒等组建学堂董事会,于光绪三十四年(1908)春晖小学堂正式开学。为表彰陈公捐资办学的爱乡之情,朱鸿儒又作《陈公春澜生祠记》。1919年陈春澜再次捐资20万大洋创办“春晖中学”计划书敲定,陈公仙逝,朱鸿儒协助王佐操办春晖中学建校事宜,是第一届校董事会董事。

陈春澜另一项造福桑梓的善举,是于宣统三年(1911)创办“上虞商办春泽垦牧股份有限公司”,此事也得王佐之助,而实际操盘手正是朱鸿儒。“春泽公司”筹措10万银元资金,合理收购丰惠西溪湖和章镇大浸畈等低瘠硗涸之田地山林,分别开垦,因地制宜种植不同作物,又浚江掘河,筑堤开渠,各因地势,陆续开发。为管理好公司资金,又设立了“大同殖业银行”,此为上虞第一家农业银行,致力于实业开发。银行又吸储闲散资金,放贷给农户和工商业者,以解决其种植或经营上之急需,走出了一条农、垦、牧并举,存货结合、城乡交流的振兴实业之路。春泽公司直到解放初还存在,其创办的成功,有朱鸿儒的一份功劳。

朱鸿儒还主修《上虞大庙弄朱氏家谱》八卷。其殁于何时目前还没有确切的答案。1949年时,朱家主人是朱慰仕,其兄弟念仕、校仕及家眷都去了台湾。土改时朱家被定为地主,房屋田产等都被没收,朱家台门遂改为上虞发电厂,房屋遭受损坏。电厂搬出后,这里作为公房分配给别的住户,如今,朱家四合院里住着七户人家。

(原标题:朱家老台门当年知县家)

Tags:

猜你喜欢

搜索
网站分类
标签列表